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下,中国和俄罗斯通过采纳比特币作为能源协议的支付手段而脱颖而出。
这一举措正值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和欧盟征收新贸易关税之际,相关公告对比特币的价值产生了影响,后者在短暂从85,000美元跌至81,000美元后恢复,表现出强劲的韧性,超越了纳斯达克等多个比较指数。
根据投资公司VanEck的说法,这些新关税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比特币产生悖论式的好处。
美国经济的潜在放缓而没有新一轮通货膨胀,可能促使美联储再次降息,为比特币创造一个有利环境,而比特币在高流动性条件下历史表现良好。
这种兴趣不再是理论上的。
据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开始用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结算一些能源交易。玻利维亚宣布计划使用加密货币进口电力。法国电力公司EDF正在探索利用当前出口到德国的多余电力进行比特币挖矿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比特币从投机性资产向功能性货币工具演变的早期迹象——尤其是在希望绕过美元并减少对美国主导的金融系统的依赖的经济体中。
此外,各国对脱离由美国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的兴趣日益增长,将加密货币视为大规模金融交易(如石油和电力交易)的中立替代方案。
路透社的一篇报道强调,俄罗斯在其石油贸易中采用比特币以规避国际制裁,表明它正在利用包括比特币、以太坊和泰达币在内的加密货币来促进与中国和印度等国的贸易。这代表了一个显著的转变,因为即使是石油公司也开始使用加密货币进行现实世界的交易。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加密货币支付每月可达数千万美元,由中介机构处理,他们将人民币转换为加密货币,然后再转换为卢布。
这种做法并不仅限于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也转向加密货币以维持其在美国制裁下的石油业务。